谁专门注意解手练功

2020-03-05 11:49 阅读(?)评论(0)

龙华健康行

谁专门注意解手练功

气功神秘不神秘?气功生活化,生活气功化,好多问题,有很多窍门、奥妙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只是关注总结它的人还少。只要日常生活中去注意,很多的环境之下,它气的变化是不一样的。

比如在解大便之前,要解大便了,先别解,憋着,就像练坐功一样再练练功,缩一缩,看看手指头尖、脚指头尖,有什么感觉?和平时是否一样?体会体会,和不解大便一样不一样?看看。

平时没有注意。想也想不起来。憋得很厉害的时候,练练坐功,总结一下这个拉屎撒尿。它这儿有大便堵住了,它那儿气受了影响了。另外身体虚的人,大便时气还足点儿。好多东西是辩证的。有人说大便怎么跑到会阴去了?它那神经、气和它连着呢。屎跑到会阴那是不可能的,是气的影响,试试看。

一般再忙也不会解大小便解一半就跑,所以解大小便这会儿,心境比较悠闲。大小便解完后,心比较专一,这时你再放松体会一下,会发现和平时练功的感受不一样。

解手时会阴上提是笼统的说法,实际它包括前阴(尿道)、后阴(肛门),还有前阴和后阴之间的会阴。确切地说会阴上提,指的不是前阴和后阴,而是会阴。一开始做的时候分不清这些。这得靠自己平时多体会。比如解小便时解一半停住,这是前阴收缩;忍大便时是后阴收缩。这两个都好体会。会阴是在前、后阴之间。男性应是前列腺,女性在阴道上1/3到子宫口。这个地方往里收缩才是会阴收缩。如果能分别体会前阴、后阴、会阴,就会对会阴部分的肌肉运动体会得更深,就会真正体会到会阴上提和肛门上提是不一样的。古人还认识不到这些,所以古书上都讲提肛或撮谷道。实际是从谷道(肛门)前面向上提,这样才能更好地炼精化气。这一点是会阴上提的关键。要加大力度体会会阴上提。因为前、后阴的气是连着的,憋着大便,会阴(阴跷脉)的气便受到影响,“阴跷脉一通,八脉皆通”。

科学健身,不开玩笑。提肛这个动作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认可的。中医称作“撮谷道”;西医叫“凯格尔运动”:大白话,叫“菊花一紧”。提肛运动做法很简单,就是向上收紧提肛肌坚持几秒钟,再慢慢放松。一天三四次,一次提肛30~50下。十人九痔,肛肌下脱,用“紧”之术加“提”法.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提肛运动能有效的锻炼臀部的耻尾肌,预防痔疮,促进排便排尿,对臀部、腹部的塑形十分有效,并且可以提高性生活质量。

如果每次解大小便时都闭着眼睛安安静静体会一会儿,保证过不了一个月就会有新的收获。可好多人解大小便时忘了练功,这就是没能做到气功生活化。随时随地都在想着练功。一解大小便没事了,非常闲着,脑袋很闲。没有说我这儿解大便呢,想着快跑吧, 还没解完就跑?再忙,也不会这样子。解小便解一半就跑?做不到。这时候,心就比较闲,非得把大小便解完了,这时候心念就比较专一。放松一下,和平时练功似的,体会一下,也不一样。

从基本功练起来,每一坐,周身都要照顾到了。用劲周身来收缩,要注意哪儿用的力,没用的气,体会体会,认真感受一下。是用力气感受到了,还是一绷劲感受到了?感受一下绷劲是什么感觉,体会体会。

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环境之下,气都有较特殊的变化,惟独这种情况下的变化比较明显一点。所以应随时随地想着练功,每做一个动作,体会内气的变化,体会得越深,理解得越深,内部的灵明度就越敏感,这就是练功夫。练功达到较高层次,这时作用到外面的劲不再是一般的力量,而是意、气、形结合到一起的整劲。整劲的形成是快,好像皮肤触火星,也好像平时受凉打冷战,全身猛一激灵,力气爆炸发作,非常快。整劲打在对方身上,作用到一点上,那就是点力。而要形成这种力量,平时必须从明劲(刚劲)练起,因为到最后用的时候得刚,必须激灵一下,不能软软糊糊、慢慢腾腾的。好多人都挨过烫,被烫瞬间,脑子还没反应过来,身体已经起反应了,从这里面就能领悟那个激灵一下是什么劲头。“当头棒喝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意识和生命活动整体就连起来了。

练功意念把周身罩起来,这本身就是练觉知运动。为什么练武术练的好的人,敌在后面打一拳来,他就知道,前面有人打过来,后面砍一刀也能知道,是什么道理?是那个觉知功能敏感了。要想敏感得先把全身罩住,练这个功,不光是把内气收回来,还得把神经的感知功能全身都罩住,都支配起来。既是练的感觉功能,也是练的运动功能这个感觉功能,原来的感觉外面,——感觉器官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感觉外面的。现在呢,眼睛闭起来了,耳朵听着里边,通过里边的运动来刺激自己的感觉神经,来感觉到它,其实本来它都有刺激,一动就有刺激,就因为精神没注意,或者注意不够,所以感觉不到它,因为气不够,气够了,它分配足了,就感觉到了。这一点要注意,既是练运动,又是练感觉,有了这个意识了,练的时候就会注意体会它,注意体会它,它功能就会强化。意识不往那儿放,它功能就不强化,就这么个问题。

笑傲江湖啊,练气功打拳习武之初是“为学”阶段,学练了许多招式,这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是,任何人传授的实战经验都是人家的肉,贴不到自己身上,自己的肉还得自己长。说穿了,把招式练得多了,练得熟了,练到没有了招式,把招式化成自己的下意识动作,化作随机应变的能力,这样的招式才算真会了。所以说“无招胜有招”,不是什么招都没有,而是把许多个“有”(绝招秘法)消化成了“无”,正是老子所说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”,就像我们每日吃饭,吃进去各种各样的食物,但是,到了胃里面要开始消化,把这些有形有象的东西分解掉,吸收掉,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,真正为我所用的、有价值的东西是提取出来的营养而不是那些吃进去的食物。招式就好比食物,功力就好比营养,练拳要消化招式,而不是生吞活剥。有些东西需要言传身教,意会心受,难以语表形容呢。

汉代王充在《论衡》中写道:“欲得长生,肠中常清;欲得不死,肠中无滓。”就是讲究每日通行大便,或多通大便,以求健康长寿。晋代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指出:“长生要清肠,不老须通便。”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说过:“便难之人,其面多晦。”可见,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“粪毒”对健康的危害。

“欲无病,肠无渣,欲长寿,肠常清。”经常练功的人解手痛快,身轻气爽。若有几日没坚持练功,就或会便次有增量少,擦屁股时纸上粘有脏物。练功有素之人,常发淡淡体香:即便谢世,落腮耷胯,冬不挺尸,夏不臭气,不招蚊虫。谁若不信,留意生活细笔,观察便了。呜呼!孔子曰:“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足以为道。”大道就在日常中,只是我们日用而忽略知觉运动,修炼心意到身意,优化生命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3-05 14:4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